咸丰年间,总督官文府正在做寿,忽然一堆官员指着门破口大骂:“区区一个小妾,竟堂而

提莫说热点 2025-05-28 01:35:48

咸丰年间,总督官文府正在做寿,忽然一堆官员指着门破口大骂:“区区一个小妾,竟堂而皇之让官员来祝寿,简直岂有此理!”这时,巡抚胡林翼大笑而来,拍手叫道:“总督大人做得妙啊!”一众官员顿时鸦雀无声…… 那年间的大清国运风雨飘摇,武昌城头三度易帜的硝烟还未散尽,紫禁城里那位年轻的皇帝正为湖北的烂摊子焦头烂额。 这时候的官场就像个漏风的破屋子,八旗子弟早没了祖宗骑马射箭的本事,绿营兵更是烂泥扶不上墙。 咸丰帝咬着牙把汉人将领胡林翼推上湖北巡抚的位置,转头又派了个满人官文来做湖广总督,明眼人都知道,这是让满人盯着汉人,防着湘军坐大。 官文这人呐,身上带着八旗子弟的典型毛病。他祖上是跟着多尔衮入关的正白旗,家里金山银山堆着,自个儿打仗的本事没有,捞钱享乐的门道倒精。 朝廷派他来当总督,说白了就是给汉人官员脖子上套根绳。 刚到武昌那会儿,官文摆足了钦差大臣的谱,督抚衙门里天天歌舞升平,光伺候他的厨子就有十几个,听说连喂马的草料都要掺着人参须子。 胡林翼可没工夫陪这位爷玩虚的,太平军把湖北搅得天翻地覆,他带着湘军将士在泥里血里打滚,好不容易收复武昌城,转头发现官文把军饷扣着不给。 这要搁在寻常人身上早掀桌子了,可胡林翼到底是读过圣贤书的,知道硬碰硬没好果子吃。 他那个精明的幕僚阎敬铭说得实在:"咱们这位总督大人就是个绣花枕头,您要是把他捅下来,朝廷指不定派个更难缠的过来。" 这话算是点醒了胡林翼,他开始琢磨着怎么把官文哄高兴了。机会说来就来,那天总督府突然给全省官员发了请帖,说是要给夫人做寿。 等大伙儿提着贺礼上门,才发现过寿的根本不是正房夫人,而是官文最宠爱的六姨太。 这要是在平常,官员们非得气得摔杯子,给个小妾贺寿,传出去脸往哪儿搁? 眼瞧着场面要闹僵,胡林翼的轿子到了。这位巡抚大人下了轿子二话不说,对着六姨太的寿匾作了个大揖,扭头对目瞪口呆的同僚们说:"总督大人的家事就是湖北的公务,咱们该贺还得贺!" 这话说得漂亮,既给了官文台阶,又暗戳戳点明利害关系。 后来胡林翼干脆让自家老太太认了六姨太当干女儿,两家内眷走动得比亲戚还亲热。 要说官文也不是真糊涂,他早看明白自己打仗不如胡林翼,治民不如胡林翼,就连写奏折都没人家文采好。 既然胡林翼给足了面子,他也就顺水推舟当起了甩手掌柜。军务上的事全推给巡抚衙门,自己只管在奏折上盖大印。 有次湘军要调兵,官文连公文都没看就批了,还跟幕僚打趣:"胡润芝要调兵,总比太平军打过来强。" 胡林翼借着这股东风,大刀阔斧搞起了新政。他在长江沿岸设了十几个盐税局,商船过卡子都得交钱,这招可比从老百姓身上刮油水强多了。 又搞出个"牙厘总局",把全省的商铺税银管得明明白白。 最绝的是他专门给官文设了笔"特别经费",每年十万两雪花银直送总督府,省得这位爷总惦记军饷。 这套组合拳打下来,湖北硬是从个烂摊子变成了湘军的钱袋子。 曾国藩在江西打仗,左宗棠在浙江剿匪,都得指着湖北的粮饷。 官文也乐得清闲,整天不是听戏就是打猎,偶尔在给朝廷的捷报上挂个名,还能混个"调度有方"的评语。 有次咸丰帝问起湖北情形,官文拍着胸脯说:"全赖皇上洪福,胡林翼办事得力。"这话传到曾国藩耳朵里,老曾感叹道:"润芝这是把总督养成看门狗了。" 不过官文到底没忘了自己是满人,暗地里他拉拢旗人将领,把多隆阿、都兴阿这些八旗军官安插到要害位置。 胡林翼看在眼里也不说破,反而推荐旗人将领立功。 这手"以满制满"玩得漂亮,既堵了朝廷的嘴,又让湘军实权在握。 后来曾国荃接任湖北巡抚,非要跟官文较真,结果闹得满城风雨,这才显出胡林翼当年手段高明。 但胡林翼最聪明的地方,就是懂得"水至清则无鱼"的道理。他允许官文贪墨,容忍督抚衙门的奢靡,甚至主动给总督送钱。 这些看似违背原则的妥协,换来的却是湖北整整五年的太平光景。 湘军在前线拼命的时候,后方从来没断过粮草;朝廷要查问湖北政务,总有官文帮着打掩护。 这种微妙的平衡,直到胡林翼吐血死在任上才被打破。 后人评价这段往事,总说胡林翼失了读书人的风骨。 可站在武昌城头看看,当年尸横遍野的战场变成了商船往来的码头,饿殍遍地的乡村恢复了鸡犬相闻。 或许对于老百姓来说,能让他们吃上饱饭的官,比十个清官加起来都实在。 胡林翼临终前还惦记着欠别人的银子,这样的官,他到底是圆滑还是忠直? 信息来源: 《清史稿·胡林翼传》《晚清督抚政治研究》

0 阅读:74
提莫说热点

提莫说热点

提莫说热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