明朝时,一次,蓝玉对朱标说:“我观察燕王朱棣,在他的封地一举一动与皇帝一模一样。

提莫说热点 2025-05-28 12:25:21

明朝时,一次,蓝玉对朱标说:“我观察燕王朱棣,在他的封地一举一动与皇帝一模一样。燕王并非一般人,迟早要造反。我找过人望他的气,有天子之象,你千万小心!”不久,蓝玉被朱元璋剥皮,株连15000人,三族被灭...... 蓝玉是明朝开国大将常遇春的小舅子,靠着姐夫的关系进了军队。 他从小兵干起,因为打仗不要命,敢冲敢拼,慢慢混出了名堂。 常遇春经常在朱元璋跟前夸他,说他“胆大心细,能成大事”,这话让老朱记在心里,开始留心提拔这个年轻人。 元朝快完蛋那会儿,蓝玉跟着徐达、常遇春到处打仗,从南打到北。 最出名的是打土剌河那仗,元军被他们撵得满山跑,抓了好几个大将。 朱元璋当皇帝后,蓝玉更卖命了,跟着沐英收拾吐蕃,跟着傅友德打云南,把元朝剩下的残兵败将收拾得干干净净。 老朱看他这么能干,封了永昌侯,给铁券让他子孙都能享福,还把闺女嫁给了自己第十一个儿子朱椿,这下蓝玉成了皇亲国戚。 要说蓝玉这辈子最风光的时候,还得数捕鱼儿海那场仗。 他带着十五万人马在沙漠里走了几个月,找到北元大本营,把人家老窝端了,连皇帝的老婆孩子都抓了回来。 朱元璋高兴得拍大腿,说他是卫青再世,封了凉国公,光粮食一年就给三千五百石。 这时候的蓝玉走路都带风,满朝文武见了他都得绕道走。 这人本事大,脾气更大。打了胜仗回来,守城门的士兵开得慢了点,他直接带人把城门砸了。 抓了北元皇帝的妃子,不管三七二十一就带回家,逼得人家上吊自杀。 手底下养了百十个干儿子,整天在街上横着走,强占老百姓田地,官府的人来查案,他抄起棍子就把人打出去。 这些破事传到朱元璋耳朵里,老头子气得直咬牙,可看在太子朱标面子上,硬是忍了没动手。 蓝玉跟太子朱标关系铁,不光因为朱标老婆是他外甥女,更因为他把宝全押在太子身上。 有次从北边打仗回来,他神神秘秘跟朱标说:“燕王在北平摆的谱比皇上还大,我找人看过他面相,有当皇帝的命,您可得防着点。” 朱标听了直摆手,说四叔忠心耿耿,别瞎猜疑。这话后来传到朱棣耳朵里,气得燕王牙根痒痒,转头就找朱元璋告状,说蓝玉要挑拨他们老朱家关系。 天有不测风云,朱标三十七岁那年突然病死,朝廷上下乱成一锅粥。 朱元璋白发人送黑发人,哭着把孙子朱允炆扶上太子位。 这时候蓝玉的处境就尴尬了,新太子年纪小没威信,他自己又树敌太多,朝廷里想整他的人排着队。 更要命的是,以前那些违法乱纪的事全被人翻出来,连他抱怨封赏不够的话都成了罪状。 洪武二十六年开春,锦衣卫头子蒋瓛跑到朱元璋跟前,说蓝玉要造反。 老朱这次没手软,直接把人抓进大牢。审了八十多天,硬给安了个谋反的罪名,剥了人皮塞上稻草,三族杀得干干净净,连带着一万五千多人跟着遭殃。 那些跟着蓝玉打过仗的侯爷伯爷,像割韭菜似的一茬茬掉脑袋,朝廷里能打仗的老将基本被清光了。 朱允炆上台后,手里没几个能用的人,削藩削到朱棣头上时,连个能镇场子的将军都找不着。 燕王带着八百亲兵就敢造反,朝廷派去的三十万大军被打得屁滚尿流。 要是蓝玉还活着,借朱棣十个胆子也不敢动歪心思,可惜历史没有如果。 蓝玉那张塞满稻草的人皮,后来被起义军从蜀王府翻出来,成了老朱家血腥政治的活证据。 这桩大案过去六百多年,史学家还在吵。有人说蓝玉确实想造反,有人说是朱元璋给孙子铺路,更多人觉得是朱棣在背后捅刀子。 不过有件事大家都认,蓝玉要是不死,朱棣绝对不敢造反。 因为当年蓝玉在北边打仗时,朱棣在他跟前连大气都不敢喘,后来收拾建文帝的耿炳文、李景隆这些货色,给蓝玉提鞋都不配。 在《明史》里写得明白,蓝玉案牵扯的人太多,很多口供都是屈打成招。 礼部尚书詹徽本来负责审案,结果被蓝玉当场反咬一口,成了同党被砍头,这事儿成了后世笑话。 朱元璋编的《逆臣录》漏洞百出,连蓝玉本人的供词都没有,明摆着是找借口杀人。 可老百姓不管这些,他们只知道那个替大明扫平北元的凉国公,最后落得个皮囊填草的下场。 信息来源: 《明史·蓝玉传》《明太祖实录》 中国社科院历史研究所《明代政治史》 国家图书馆藏《逆臣录》 北京大学历史系《明成祖研究》

0 阅读:0

猜你喜欢

提莫说热点

提莫说热点

提莫说热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