公元929年,37岁还一事无成的刘知远在放马时,对17岁的李三娘一见钟情。李父大

提莫说热点 2025-05-28 14:24:01

公元929年,37岁还一事无成的刘知远在放马时,对17岁的李三娘一见钟情。李父大骂:“你算个什么?我女儿将来要做皇后!”当晚,刘知远迷晕了李三娘,将她拐回了家中,可李三娘醒来的表现却让人叹服。 那年,山西太原郊外的田野上,37岁的马夫刘知远正赶着马群吃草。 这个沙陀汉子生得五大三粗,紫黑脸膛上嵌着双白多黑少的眼睛,往田埂上一蹲就像块黑铁疙瘩。 远处走来个挎着竹篮的姑娘,粗布衣裳掩不住窈窕身段,眉眼清亮得像是山涧里的泉水。 刘知远手里的马鞭"啪嗒"掉在地上,他活了小半辈子,头回见着这么水灵的姑娘。 这姑娘叫李三娘,刚满17岁,家住榆次鸣李村。她爹是村里小有名气的庄稼把式,虽不富裕倒也吃喝不愁。 当天夜里,刘知远揣着两匹粗布、半袋粟米上门提亲,被李老汉用扫帚撵出二里地:"就你这穷酸样,我闺女将来是要当皇后的!" 月黑风高夜,刘知远带着三个把兄弟摸进李家。迷香往窗缝里一吹,扛起昏睡的李三娘就往回跑。 破茅屋里,新糊的窗纸透着月光,李三娘悠悠转醒,没哭没闹,起身把散乱的头发抿了抿,抓起笤帚开始收拾满地狼藉。 刘知远蹲在门槛上直挠头,这姑娘的镇定劲儿,比他当年在战场砍人还利索。 要说刘知远这前半辈子,真应了那句"英雄不问出处"。他爹刘琠是后唐军中的小校,家里穷得叮当响。 这汉子打小不爱说话,成天跟着马屁股转悠,倒是练就一身驯马的好本事。 二十岁那年给大户当上门女婿,放马时踩坏寺庙庄稼,被和尚捆在树上抽得皮开肉绽。 那天夜里他咬着牙逃出来,抹了把脸上的血,头也不回投了军。 说来也怪,这闷葫芦在战场上像换了个人。 后唐明宗年间,刘知远跟着大将石敬瑭南征北战。有回在黄河边遇上梁军,石敬瑭的战马突然瘸了腿。 眼瞅着追兵将至,刘知远把自己的马缰绳往他手里一塞,抡起铁枪步战断后。 等杀出重围,他浑身是血,甲胄上插着七八支箭,愣是护着石敬瑭全身而退。 靠着这股子狠劲,刘知远从马夫混成了牙门都校。 石敬瑭建立后晋当上皇帝,封他做侍卫马步军都指挥使,相当于禁军总司令。 可这官当得憋屈,石敬瑭为借契丹兵,把燕云十六州都割了出去。 刘知远在朝堂上梗着脖子嚷:"称臣就够丢人了,管小年轻叫爹算怎么回事?"这话传到契丹耳朵里,耶律德光倒夸他是条汉子。 但李三娘跟着刘知远没过几天安生日子,后晋天福八年,契丹大军压境,石敬瑭的养子石重贵硬着头皮应战。 刘知远带着五万兵马守太原,眼瞅着契丹人把中原搅得天翻地覆。 那年冬天特别冷,李三娘挺着大肚子在军营里忙活,把陪嫁的银镯子都熔了给将士打箭镞。 她说:"当家的,老百姓的税不能再加了,咱把家底掏空也得稳住军心。" 后晋灭亡那会儿,契丹人在开封城烧杀抢掠,刘知远在太原按兵不动。 等耶律德光扛不住中原义军北撤,他立马打出"驱除胡虏"的旗号。 公元947年二月十五,太原城头竖起"汉"字大旗。 在登基那天,李三娘把宫里值钱物件全搬出来犒军,连妆奁里的铜镜都熔成了钱币。 但是当上皇帝的刘知远像换了个人,从前那个爱兵如子的将军,如今对老百姓横征暴敛。 有回要杀五千降卒,李三娘连夜闯进寝宫:"你忘了当年怎么从马夫爬上来的?" 这话像盆冷水浇醒了他,第二天大牢里放出来的人,个个朝着皇宫方向磕头。 可惜好景不长,乾祐元年正月,刚平定魏州叛乱,大儿子刘承训突然病逝。 刘知远抱着棺材哭昏过去,没出半个月就跟着去了,才坐了一年龙椅。 19岁的刘承祐接班,这小子比他爹还浑,听信谗言杀了郭威全家。郭威可不是善茬,带着兵马杀回开封,把刘家江山改姓了周。 李三娘这时候显出大智慧,她搬出皇宫住进道观,逢人就说:"郭将军是给百姓做主。" 后来郭威建立后周,尊她为昭圣皇太后,每月初一十五还亲自去问安。 显德元年深秋,42岁的李三娘在睡梦中离世,枕边放着刘知远当年送她的铜簪子。 这段故事被元朝人写成《白兔记》,戏台上一唱就是七百年。 如今山西榆次还有处"溜马道",老辈人说那是刘知远驯服汗血宝马的地方。 田间地头的老汉们蹲着抽旱烟,总要念叨几句:"别看人家抢亲起家,到底是把日子过成了传奇。" 信息来源: 《旧五代史·高祖纪》《新五代史·皇后李氏传》《资治通鉴·后汉纪》

0 阅读:0
提莫说热点

提莫说热点

提莫说热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