DC娱乐网

地球积极型经济学:改变市场的新逻辑,和你我都有关

在9月21日至28日举行的纽约气候周期间,CDP首席执行官马雪莉(SherryMadera)强调:“地球积极型经济学”将环境数据置于衡量风险、韧性与机遇的核心位置。环境健康不是繁荣的障碍,而是其前提条件。

以下为SherryMadera博客原文的中文翻译。

今年,全球上万家企业被邀请通过CDP平台进行环境信息披露。无论您是计划整合上游供应链的行业领军者,还是希望建立和优化数据基础的企业行动者,CDP都将为您的转型提供标准化路径与支持。

市场的运转离不开可靠信息——标准化的信息能帮企业、机构做出明确决策,进而创造实际价值。

经济理论的核心是数据:它会记录各类经济行为、市场反应,以及经济主体愿意为投入和产出支付的价格。稀缺性是经济学的基础原则,再结合供需关系,就构成了经济正常运转的核心逻辑。不管是政府部门还是企业,每天做决策时,都绕不开这两点。

但关键问题是:建筑、农业、食品饮料、科技、交通这些和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关键行业,都高度依赖水、能源、土地、海洋这些来自自然界的稀缺资源。既然如此,最初构建经济学体系时,为何没把气候、自然相关的数据纳入核心?要知道,像GDP(国内生产总值)这类传统经济指标,其背后的“投入”与“产出”,很多都要依靠大自然才能实现。

其实,经济学家早就在呼吁调整经济评估的思路:LordStern最先强调气候变化对经济的实际影响1。支撑这一观点的数据也很明确:全球森林的总价值约15万亿美元2;但另一边,到2030年,全球数据中心的电力需求会增长一倍以上,每年的耗水量也将攀升至1.2万亿升3。

我们真的面临“经济学危机”吗?与其这么说,不如认为现在正是调整的机遇期。应对变化不定的市场,关键是要有“指南针”——也就是靠谱的信息和数据。那我们为何不拓宽经济学的边界,把环境数据加进来,重新定义价值的内涵呢?

数据:既护利润,也护地球

在现有环境经济学的基础上,CDP正在探索一个新概念——“地球积极型经济学”。

不管是现在还是未来,经济价值都离不开它所处的环境。如果无视气候、自然的实际状况,本质上就是无视影响价值和价格的核心供需关系。这个说法确实简化了复杂的经济逻辑,甚至可能显得不够严谨,但我们无需回避这种简化:正需要这样清晰的思路,才能把环境因素真正融入日常的商业运营和决策中。

这种思路的核心是数据——它能帮我们算清经济活动中的风险和机遇。有了全球可比的环境数据,就能补上市场里缺失的关键信号:比如哪些领域的地球相关影响在创造价值,哪些领域的行为在消耗价值。这就是地球积极型经济学的核心逻辑。

“增长”一直是经济决策的核心目标。但要想让现在的增长能持续到未来,把“当前增长的可持续性”纳入未来几十年的规划,才是更长远的经济安排。这样做能让决策更全面,不管是政府的宏观经济决策,还是企业的商业规划,都能更贴合实际需求。比如当下快速发展的AI(人工智能)和半导体行业,对能源和水的需求极大。如果在制定商业计划时,完全不考虑这些资源的可获得性、价格,以及能否长期供应,显然不符合长远发展的需求。

国际能源署(IEA,2025年),《各地区数据中心电力消耗》4

举个例子,监管机构通过分析这类环境数据,能在自己的管辖范围内设定资源使用的上限——比如限制水资源的抽取量、规范土地用途的转换。这不是给经济增长加负担,而是把地球积极型经济学合理融入经济生态的必要举措。如果不管理好水、能源这些关键投入,未来整个经济体的增长都会受到制约。

来自自然界的稀缺资源是重要的经济投入,需要精准计量、有效管理,还要制定合理的价格。明确了这些边界,数据能减少决策的不确定性,让政策更统一,也能帮投资者和企业找到真正能长期增长的机会。

要想长期保持竞争力、稳定增长、创造就业,就必须关注从自然界进入经济体的关键资源——实时追踪它们的供需变化。有证据显示5,未来会出现供需失衡:水、土地、海洋这些必需资源的需求增速,会超过供给增速。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(OECD)就曾预测:如果全球气温上升3℃,欧洲每年因干旱造成的损失可能高达400亿欧元,农业生产、能源供应、公共供水系统都会受到严重影响。而依靠可靠数据监测这些资源,最终能帮助市场合理定价、减少价格波动,让资本更高效地配置到需要的领域。

和工业原材料等传统投入不同,自然资源有明显的地域属性——肥沃的土地、充足的淡水资源,没法轻易跨国家转移。你几乎看不到装满水或土壤的集装箱用于全球贸易,因为这样做在经济上并不划算。正因如此,对希望让价值链更稳固的企业和投资者来说,透明的环境数据、有前瞻性的市场信号,变得更加重要。还是以AI行业为例:AI的快速发展,对不同地区的能源供应产生了不同影响。

在数据中心高度集中的地区,其电力消耗占比远超平均水平——美国已有6个州的数据中心消耗了当地10%以上的电力,其中弗吉尼亚州的占比最高,约达25%6。

如果没有关键的环境信息,企业和政策制定者就无法发现潜在的风险和机遇。现在,可靠、统一的气候与自然影响数据,已经成为计算“投入成本”“生产流程成本”的关键——这些成本又会直接影响投资决策的方向。

企业运营的核心指标也在悄悄变化。对很多依赖自然投入或有固定地域属性的行业来说,这种变化已经显现:食品饮料行业的头部企业,现在必须考虑水、土地稀缺会不会影响原材料供应;在全球多地设厂的制造商,要评估哪些工厂可能变成“搁浅资产”(指原本有用但因环境等因素无法再利用的资产);保险公司也在调整产品——在气候风险高的地区,要么减少保险选项,要么提高保费。

从经济学角度看,理解并践行“地球积极型”思路,才能准确计算投入成本和运营成本——这是企业做好管理、机构做好规划的关键。

现在,全球都在呼吁:不能只靠GDP衡量发展,需要更全面的指标。九州大学的ShunsukeManagi在Wealth,InclusiveGrowthandSustainability一书中就提到,可持续性指标能引导政策和企业走向长期价值创造,而不是只关注短期收益。

这些环境数据的有无,对全球供应链的影响也很大——哪怕是很小的决策,都可能引发几十亿美元的连锁反应。比如关税政策不确定时,企业要重新评估供应商,哪怕只是更换一个小供应商,都可能影响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目标,进而波及品牌声誉、运营资格,甚至投资意愿。

地球不是“负担”,是值得投资的基础

地球积极型经济学的核心观点是:环境健康不是经济繁荣的制约因素,而是前提条件。就像过去靠财务报表、财务预测指导经济决策,未来,通过“披露可持续发展信息”来指导可持续决策,会成为新的核心方式。

这套思路把可持续发展放在价值创造的中心——它不会阻碍增长,反而能成为增长的催化剂。现在,不管是政府部门还是私营企业,都在探索如何利用地球积极型数据寻找新机会,并且已经取得了不少进展。

CDP最近发布的全球披露红利报告(TheDisclosureDividend)报告显示:全球64%的企业通过环保行动找到了商业机遇,其中12%的企业在过去一年里,还通过这些行动解锁了1.3万亿美元的价值。

越来越多企业开始关注自然影响:过去一年,全球披露森林相关数据的企业数量增长了200%,披露水资源相关数据的企业数量增长了100%。背后的推动因素很清晰:CDP供应链会员和投资者需要这些数据来制定采购、投资策略;各地政策也在鼓励企业披露自然相关数据;TNFD的框架采用率也在不断提升。

新时代:该换种经济思路了

把环保行动当成经济增长绊脚石的时代,已经过去了。

地球积极型经济学能帮我们更全面地看待风险、资源依赖关系和发展机遇——补上价值链中缺失的关键信息,而这些信息恰恰会影响企业的运营效率和整体业绩。不管是国家追求长期繁荣,还是企业想稳住利润、普通人想拥有更可持续的生活,都需要这套新的经济思路。

2025年纽约气候周、巴西COP30(《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》第三十次缔约方大会)很快就要召开,现在正是把气候、自然当成重要经济投入,认真对待、系统规划的好时机。

当然,地球积极型经济学的理论和实践还需要进一步完善。但只要我们依托数据和理性分析,就能一起打造更贴合未来的经济学体系。说到底,地球积极型经济学就是更合理的经济学——它不复杂,核心就是让经济发展和地球健康同频。

1.GOV.UK-FinalReport-TheEconomicsofBiodiversity:TheDasguptaReview

2.BCG-TheStaggeringValueofForests—andHowtoSaveThem

3.Bloomberg-HowAIDemandIsDrainingLocalWaterSupplies

4.国际能源署(IEA,2025年),《各地区数据中心电力消耗》,基准情景,2020-2030年,国际能源署,巴黎,https://www.iea.org/data-and-statistics/charts/data-centre-electricity-consumption-by-region-base-case-2020-2030,授权方式:CCBY4.0

5.OECD-Theeconomicsofwaterscarcity

6.国际能源署(IEA,2025年),《能源与人工智能》,国际能源署,巴黎,https://www.iea.org/reports/energy-and-ai,授权方式:CCBY4.0;奥姆迪亚(OMDIA,2025年),《数据中心建设与投资情报服务》——奥姆迪亚,https://omdia.tech.informa.com/advance-your-business/cloud-and-data-center/data-center-building-and-investment-intelligence-service

CDP与全球超过640家、总资产达127万亿美元的机构投资者以及数百家采购企业合作,通过投资者和买家的力量以激励企业披露和管理其环境影响。2024年,全球超过2.48万家、占全球市值2/3的企业及近1,000个城市、州和地区通过CDP平台披露了其环境影响数据。2024年中国(含港、澳、台地区)参与CDP环境信息披露的企业数量为3,651家。CDP以ISSB的气候标准IFRSS2为基础基准,将最佳实践报告标准和框架整合在一起。我们的团队遍布全球,共同致力于建设一个人类、地球和经济发展真正平衡的世界。

求点赞

求分享

求喜欢

(CDP全球环境信息研究中心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