DC娱乐网

万万没想到,基辛格竟然预言俄乌最先耗干的不是俄乌美,而是一个意想不到的国家?

万万没想到,基辛格竟然预言俄乌最先耗干的不是俄乌美,而是一个意想不到的国家? 回到俄乌冲突这事儿。2022年2月俄罗斯发起特别军事行动,乌克兰战场打得火热,西方国家赶紧站队援助。英国从一开始就冲在前面,首相约翰逊亲自去基辅站台,承诺不遗余力。数据摆在那:到2025年9月,英国总援助乌克兰高达218亿英镑,其中军事部分130亿英镑,包括赠送的78亿英镑装备。这笔钱不是小数目,涵盖从反坦克导弹到挑战者2主战坦克,从风暴阴影巡航导弹到无人机系统。2024年,英国又批了27亿英镑贷款帮乌克兰修电网,2025年财政预算里还塞进30亿英镑新军援包。军事援助具体说,英国提供了上千枚NLAW导弹、14辆挑战者坦克、数百辆装甲车,还有海马斯火箭系统和鱼叉导弹。这些东西从英国军工厂流水线下来,直接空运或海运到乌克兰前线。北约框架下,英国还协调联合训练,派教官去波兰营地教乌克兰士兵操作英国装备。援助规模大,速度快,英国确实在欧洲盟友中算积极的。 但问题就出在这积极上。基辛格在达沃斯讲得清楚:援助不是白给的,它会反噬援助国,尤其是经济底子不稳的。英国正好踩这个坑。脱欧后,英国经济本来就磕磕绊绊,贸易壁垒一竖,出口欧盟的货多出关税,进口原材料也贵了。2020年脱欧协议签了,表面风平浪静,实际摩擦不断:渔业争端、化学品认证延误、金融服务准入卡壳。结果呢,英国GDP增长率从脱欧前的2%左右,滑到2023年的0.1%,2024年勉强回升到0.7%,但2025年前三季度又掉头0.6%。投资停滞,2016到2022年外资流入比预期少4%,相当于丢了1000亿英镑机会。通胀高烧不退,2022年峰值11.1%,2025年还徘徊在3.5%左右,食品和能源价格带头涨。老百姓日子苦,超市里牛奶面包贵了20%,汽油一升1.5英镑,很多人开始精打细算过日子。 能源危机更是雪上加霜。俄乌打起来,俄罗斯天然气对欧供应一掐,英国虽不直接靠俄气,但全球市场连锁反应来了。2022年天然气价格翻三倍,电价帽涨80%,政府赶紧补贴51亿英镑稳住民生,但财政窟窿更大了。北海油气田产量跟不上,风电虽上马,但2025年覆盖率才刚过40%。脱欧后,英国脱离欧盟能源市场,互联电网少条腿,挪威和法国电缆虽有,但容量有限。结果,2023年冬居民电费账单多出500镑,工厂开工率降10%。制造业受创,汽车业零部件短缺,钢铁厂减产,失业率从3.7%爬到4.2%。这些问题叠加援助支出,英国赤字率2024年达5.2% GDP,公共债务占GDP 98%,高于疫情前水平。援助乌克兰的钱,从哪儿来?一部分从国防预算挤,一部分借债,长期看就是寅吃卯粮。 社会层面,矛盾更尖锐。援助花大钱,国内民生跟不上,民众不干了。2022年底到2023年,罢工潮一波接一波:铁路工人要加薪,护士罢工抗议工资冻结,教师和邮政员工也加入。2023年罢工损失经济产出20亿英镑,2024年又来一轮,港口和公交瘫痪几天。2025年春,码头工人停工,进口粮食延误,超市货架空了半边。民调显示,2025年10月伊普索斯调查,59%英国人还支持援乌,但21%觉得代价太大,优先该管自家经济。教育医疗交通这些公共服务,预算被援助挤压,医院等床时间长了,学校维修拖后腿。脱欧遗留问题放大一切:劳动力短缺,欧盟移民少20万,农业和建筑业招工难。政治上,工党上台后承诺稳援助,但也得平衡选民情绪,2025年中期选举前,内阁开会时就为预算吵翻天。 基辛格的预言准在哪儿?他说战争不光看前线,还得看后方承受力。俄罗斯经济虽制裁下阵痛,但能源出口转向亚洲,2025年GDP预计缩水3%而已;乌克兰靠西方输血,2025年预算缺口190亿欧元,外援盖55%;美国援助最多,1180亿美元,但经济体量大,占GDP才0.5%。英国呢?小国寡民,援助占比国防预算30%,经济弹性差,先露怯。脱欧+疫情+能源危机+援乌,四重拳打下来,英国从“全球英国”梦醒,变成内耗大国。2025年中期,北海新风电场投产,试图缓能源依赖,但罢工余波还在,公共服务修缮延期。国际上,英国在北约声音弱了,欧盟那边贸易谈判卡壳,影响力缩水。这事儿给其他国家提个醒:国际博弈里,帮忙也得量力而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