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次站在捷途旅行者 CDM 面前,我着实愣了一下 —— 这台 “方盒子” 的气场是真有点 “唬人”。方盒子造型这两年在越野圈不算新鲜事,可真能把硬朗线条和精致细节揉得这么自然的,说实话并不多。它不像有些车型为了造型硬凹轮廓,把后排头部空间压缩得憋屈,而是那种 “远看硬核,近看细腻” 的实在派,一眼就知道是为 “既要又要” 的实用主义者造的车。
一、外观:硬汉外表下的 “小心思”


先报个准数,它的车身尺寸确实是 4795×2006×1875(mm)(含小书包)黄金比例车身,不同配置也就高度差个几毫米,轴距死死钉在 2800mm,标准的 “大五座” 布局,停在小区车位里不会像全尺寸 SUV 那样费劲。比较让我惊喜的是矩阵式前大灯,官方说照射距离 200 米,我特意在京郊山路试过,夜间过弯时,灯光能顺着弯道弧度 “扫” 过去,弯心那片常藏着碎石的盲区真能照得清清楚楚,比很多同级车型的 “直愣愣” 照明实用多了。

JETOUR 立体格栅和直瀑贯穿式尾灯算是家族辨识度担当,尤其是尾灯,上周在暴雨中跑高速,后车跟车距离明显比开我自己车时近 —— 后来副驾提醒才发现,这尾灯在雨雾里亮得特别通透,穿透力真不是噱头,对常跑长途的人来说,这就是隐形的安全垫。
车漆选得挺有意思,5 种基础色之外还能选公路灰哑光漆,阳光下看像覆了层磨砂膜,在车流里确实扎眼。但老司机得提醒一句:哑光漆后期补漆得去 4S 店,外面修理厂调不准色差,一次小剐蹭补下来就得小几千;要是常去越野,树枝刮一下就是一道印子,抛光都救不回来,这点真得斟酌着选。
二、内饰:糙汉子的皮囊,绅士的内心



拉开车门那瞬间我真嘀咕了句:“这真的是主打越野的车?”64 英寸全景天窗把正午阳光铺进来,连第三排(如果选 7 座版)都不觉得暗,要知道很多硬派 SUV 为了车身刚性,天窗都做得小气巴巴。硬派方向盘握感特扎实,粗细正合我这种手掌偏大的人,上面的实体按键带着钻石纹理,摸上去有凹凸感,上次在碎石路上颠簸着调空调,凭手感就按准了 —— 这比纯触控屏靠谱多了,总不能颠簸时还低头找屏幕按键吧?


座椅是真下本,菱形格缝线配麂皮材质,坐上去有点 “轻豪华” 那味儿,而且摸着手感细腻,不像有些车的仿麂皮剌皮肤。G318 路线饰板氛围灯晚上开着特有感觉,淡蓝色光映着路线轮廓,瞬间就想规划一次长途旅行;9 处软包覆拉手也特实用,越野时副驾抓着不硌手,这点细节确实戳中 “旅行” 定位。
但实话实说,后排座椅靠背角度没法调是个小遗憾。上次带爸妈去郊游,我妈坐了俩小时就说腰累,要是能多调出 5 度左右的倾斜角,长途舒适性肯定能上一个台阶。另外内饰虽用了 100 多种环保材料,新车味不大,但要是能加个香氛系统,格调就更足了。
三、智能座舱:流畅的不只是屏幕

科大讯飞星火 AI 大模型的语音助手是真机灵,不是 “智障助手” 那种级别的。上次载着朋友去露营,我嘴里叼着早餐喊:“打开主驾车窗、播放许巍的《蓝莲花》、导航到野鸭湖湿地公园”,它一秒都没迟疑,三步操作一气呵成,朋友都夸比他家的车反应快。15.6 英寸中控屏配高通 8155 芯片,操作起来跟我平板似的,滑动菜单、切换地图几乎没卡顿,就算同时开着导航、音乐和放电控制界面,也没出现过死机情况。


比较戳露营党的是 2.2kW+6.6kW 的内外放电功能,上周六实测过:车尾插着电火锅煮羊肉,副驾扶手箱里的 6.4L 压缩机冰箱冻着啤酒,车顶上还接了投影仪放电影,折腾了仨小时,表显电量才掉了 12%。这冰箱还能冷热切换,夏天冻饮料、冬天温奶茶都行,不是那种 “样子货” 小冰箱 —— 能把这些配置整合得这么顺手,看得出来捷途是真研究过旅行场景,不是简单堆配置。
四、动力系统:混动架构的 “全能手”

这部分才是捷途旅行者 CDM 的 “拿手好戏”,必须好好说道说道。它搭载的 1.5TD+3 挡 DHT 鲲鹏超能混动 C-DM 系统,综合功率 240kW,综合扭矩 565N·m,这个数据虽没超 4.0T 燃油机,但应付日常和越野完全够用 —— 毕竟家用车不是赛车,太夸张的动力反而费油。

实际开起来特 “讨喜”:城里堵车时基本用电驱,起步轻快得像纯电车,跟车时踩油门、刹车都特平顺,不会有顿挫感;高速上时速超 80km/h 发动机介入,动静小得几乎听不见,要不是刻意看转速表,根本察觉不到切换。官方说综合续航 1300 多公里,我实测过一次:满油满电从北京开到济南,全程 430 公里,到地方还剩 62% 电量、70% 油量,算下来跑 1200 公里问题不大,馈电油耗也靠谱,高速上保持 120km/h 跑,表显 6.8L/100km,比我那台 2.0L 燃油 SUV 省多了。
208km 纯电续航真不是虚的,我日常通勤来回 40 公里,周一充满电,周五下班回家还剩 30% 电量,刚好实现 “一周一充”。电池是宁德时代 43.24kWh 三防电池,上次在野路蹭到石头,下车检查发现电池护板就掉了点漆,没伤到内部 —— 这防磕防撞设计,越野时确实让人心里有底。
五、驾驶辅助:更像是个 “老司机副驾”


高配版的智能辅助驾驶系统功能挺全面:全维防碰撞、高速领航、城区车道巡航都有。实际用下来,它的 “开车逻辑” 特像老司机:上次在路口无保护左转,对面来了辆慢车,它不会傻等,而是慢慢往前挪,找准时机就切入,比我自己开还稳;遇到加塞的车,刹车力度循序渐进,不会猛地一下让人往前冲,这点比很多新势力的辅助系统人性化多了。

但必须强调:这就是辅助驾驶,不是让你解放双手!上周暴雨天走山区路段,路面全是泥,系统突然提示 “路况复杂,请人工接管”,我接手后发现轮胎都有点打滑,要是真指望系统,说不定就出问题了。另外它的泊车辅助在老小区不太好用,车位太窄时会识别失败,还得自己来。
六、越野能力:不是极限玩家,但能带你去诗和远方

XWD 全自动智能四驱 + 电控牙嵌式差速锁的组合,应付中等难度越野真够用了。上周去内蒙雪原试驾,雪深没过脚踝,开 X 模式后,动力输出特平稳,爬坡时不会猛蹿,轮胎也没怎么打滑;遇到小交叉轴,差速锁反应挺快,锁止后轻轻给油就过去了。700mm 涉水深度我没敢试,但看别的车评人测过,没过半个车轮没问题,雨天过积水路段肯定放心。

坦克转向功能是个 “神来之笔”,在狭窄山路上调头,转弯半径才 4.785m,比我朋友的紧凑型轿车还灵活,不用来回倒好几次车。车身抗扭转刚性有 31000 牛米 / 度,过连续坑洼路时,能感觉到车身特整,没有松散的异响,这比很多城市 SUV 强太多了。
但它确实不是极限越野选手:上次试交叉轴时,悬挂行程到顶后,车身倾斜挺明显,不敢再给油;轮胎也是城市越野胎,要是去爬岩石,肯定得换 AT 胎。说白了,它能带你去 90% 的野外场景,剩下 10% 的专业越野场地,还是得交给坦克 300 这类硬派车。
七、空间与健康:移动的 “起居室”

2800mm 轴距真不是白给的,我 183cm 的身高坐后排,腿部离前排座椅还有两拳多距离,翘个二郎腿完全没问题。座椅放平后能形成 1.8m 长的 “大床”,铺个床垫就能露营,配上原车遮阳帘,早上不会被太阳晒醒 —— 上次带儿子去露营,他在后面滚来滚去都没问题,比搭帐篷省事多了。


储物空间设计得特贴心,50 多处储物格里,门板拉手槽能放下 1.5L 的大矿泉水瓶,中控台下的抽拉式储物格刚好装下充电线和墨镜,后排扶手还能放俩保温杯。比较惊喜的是后备箱,常规状态下能放两个 28 寸行李箱,放倒座椅后,连我儿子的小自行车都能塞进去,不用拆轮子。
健康配置也挺实在,CN95 滤芯 + 负离子新风 + 99.99% 抗菌率的组合,上次雾霾天开车,开外循环也闻不到异味;我儿子过敏体质,坐这车从没犯过鼻炎,这点对有娃家庭太重要了。就是少个空气质量实时显示,要是能在中控屏看到 PM2.5 数值,心里更踏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