DC娱乐网

罗马仕凉凉?工厂停产,超5000万股权被冻,给消费电子行业上了一课

曾经的“销量神话”彻底崩塌。作者:唐纳德来源:快刀财经(ID:kuaidaocaijing)当每天都可能会得上的充电宝行

曾经的“销量神话”彻底崩塌。

作者:唐纳德

来源:快刀财经(ID:kuaidaocaijing)

当每天都可能会得上的充电宝行业过去沉迷于“大容量虚标、低价内卷”的流量竞赛时,人人都在防止它突然爆炸,牵引出的一个更残酷的现实同样浮现:消费工业品行业如何将历经多次迭代的技术红利,转化为消费者真正信赖的安全价值与耐用体验?

电芯容量的数字比拼固然能短期吸引眼球,但对核心技术的深耕、安全标准的坚守与品控体系的构建,往往是决定产业长久发展的真正基石。

这一刻,无论对消费者还是从业者而言,都亟需一张穿透性价比陷阱的权威“选型地图”。

行业呼唤新的标准和更苛刻的安全界限。

11月中旬,工信部发布《移动电源安全技术规范》征求意见稿,要求充电宝标注“建议安全使用年限”。至此,警钟,敲响在消费电子行业的上空。

而此刻的罗马仕,早已深陷泥潭,工厂停产、共涉及冻结股权数额超5000万元、多条生产线停滞,从巅峰到低谷的坠落,不仅是一个品牌的悲剧,更藏着整个消费电子行业野蛮生长的隐忧。

看懂罗马仕的崛起与崩塌,拆解其兴衰逻辑,剖析消费电子行业的生存困局,为那些仍在“作死边缘”试探的企业,送上一堂迟到的警示课。

01

如何崛起?野蛮生长

罗马仕是曾借电商风口崛起的性价比之王。

在消费电子的蓝海时代,机遇永远留给最先抓住风口的人,罗马仕便是踩着电商爆发的浪潮顺势而为。

2012年,罗马仕母公司深圳电母科技成立,彼时国内移动电源市场刚刚起步,智能手机续航短板凸显,而传统数码品牌尚未布局,市场空白亟待填补。

抓住机会就是蜂拥而上,罗马仕精准切入这一赛道,它打出的是高容量配合其低价格的商业化路径,快速敲开了大众市场的大门。

早期的移动电源市场,缺乏统一的行业标准,品牌鱼龙混杂,消费者对产品的核心诉求集中在“容量足、价格低”,对安全性能的关注度极低。罗马仕深谙此道,凭借深圳供应链的成本优势,用极致的性价比让其迅速抢占下沉市场。

与此同时,罗马仕紧跟电商发展节奏,率先布局淘宝、京东等平台,借助平台流量红利,通过“低价冲量+爆款运营”的模式,快速登顶各大电商销量榜单。

据公开数据,罗马仕从2013年至2024年,连续11年稳坐天猫双11移动电源品类销量冠军宝座,一度成为消费者心中的“国民充电宝”代名词。

“站在风口上,猪都能飞起来”。

罗马仕的崛起,离不开时代红利的加持,但也与其极致的成本控制和渠道运营能力密不可分。为了压缩成本,罗马仕采用“轻资产模式”,自身不设生产工厂,全部依赖代工厂代工,通过批量采购降低原材料成本;在渠道上,除了主流电商平台,还深入拼多多、1688等下沉渠道,实现全渠道覆盖。

短短几年时间,罗马仕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品牌,成长为移动电源行业的头部玩家,甚至一度延伸至数据线、充电器等周边产品,试图打造“全品类数码配件帝国”。

但彼时的罗马仕,早已埋下隐患。后来的事也证明了所谓增长不等于发展,销量不等于价值,特别是品质方面。

罗马仕的崛起,很大程度上建立在几十块起步的低价的基础上,缺乏安全管理边界,产品同质化严重,一旦市场风向转变,其脆弱的盈利模式便会不堪一击。而这一切,在消费电子行业竞争加剧、监管趋严的浪潮中,逐渐显露端倪,为其后续的崩塌埋下了伏笔。

02

如何倒下?

大厦倾颓弹指间一开始可能就错了

罗马仕的困境,安全只是表面,核心大概率还是内部企业治理的症结,先会做事才能持续做好业务。它的策略是先做便宜货,然后靠海外占收入大头,进而日渐走向规模化。外界认为,这会动摇品牌长期立足的根基。

由此具体拆解下来,罗马仕的崩塌,并非一蹴而就,而是长期积累的矛盾集中爆发,从巅峰到低谷的坠落,只用了短短数年时间。多年积累的安全问题,的确又是压垮罗马仕的第一根稻草。

今年3月,一架从杭州飞往香港的HX115航班在途中发生起火,法国航空事故调查局的报告指出,起火源为一块发生热失控的充电宝,型号为20000毫安时,品牌为罗马仕,而后罗马仕开始陆续进行产品召回。

虽然导火索始于一场接一场的“安全危机”,背后则是产品质量、资金链、战略决策的多重失守。而目前,罗马仕关于充电宝的3C认证也已被大批撤销。

随着移动电源市场的饱和,消费者对产品安全的关注度日益提升,而罗马仕长期依赖代工厂代工,质量管控缺失的问题逐渐暴露。

中国消费者协会数据更指出,2024年罗马仕充电宝投诉中45%涉及安全隐患。

时间轴拉长来看,此类现象早已有端倪。

据公开报道,2019年,广东佛山一名女大学生使用的罗马仕充电宝突发自燃,火焰迅速蔓延烧毁蚊帐与床铺,这一安全事故很快发酵为全网热议的焦点,也让公众对罗马仕产品的安全性能产生了强烈质疑。

彼时,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南山监管局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,短短4个月内,该局就受理了35宗针对罗马仕充电宝的消费投诉,其中明确涉及充电口起火的有2宗,发生爆燃现象的有3宗,安全隐患问题凸显。

同年11月,罗马仕也有启动产品召回程序,共计召回3792台OM10型号充电宝。对于召回原因,品牌方解释为部分产品所用电芯在组装环节中,盖帽极耳与卷芯发生干涉,且未经过完整的老化测试,在极端使用场景下可能出现过热、燃烧的风险。

除此之外,在黑猫投诉等主流消费维权平台以及微博等上,关于罗马仕充电宝发热、鼓包、充不进电等问题的投诉常年存在,从未间断,进一步印证了其产品品控层面的漏洞。

更严重的是,罗马仕的危机始于2025年6月的多起充电宝起火事故。随后北京高校禁用、3C认证暂停等舆情接踵而至,直接导致产品销量断崖式下跌,月营收损失超亿元。随后还被供应商索赔超过1亿,小红书上,网友们也在声讨,品牌口碑一落千丈。

安全危机的背后,是罗马仕对供应链把控的不足,也有自身的轻视。据悉,中国质量认证中心的公开信息显示,罗马仕旗下27款核心主力产品,其3C认证标注的生产单位均指向卓翼智造。有意思的是,卓翼科技本就长期深陷财务困境,2020至2024年间累计亏损额度已超15亿元,仅2024年一年,其未弥补亏损就高达14亿元,财务压力进一步加剧。

缺乏强硬的供应链支撑,必然影响自身的产品品质,双方深度绑定的合作模式某种程度也反噬了罗马仕。

早期策略与企业战略治理层面,缺乏符合标准的质量运作体系,结果层面罗马仕被召回数十万的货量,这一切来源于多年以来对行业升级需求的漠视,当其他品牌纷纷推出“快充、轻薄、安全防爆”的高端产品时,罗马仕的“低价走量”虽然维持生存,最终也换来了恶果。

至此,曾经的“销量神话”彻底崩塌,罗马仕陷入“停产、欠债、股权冻结”的死循环,曾经的热闹再入办公场地。

回过头来看,雪崩时,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。罗马仕的坠落,是自身战略短视、质量管控缺失的必然结果,也是消费电子行业“重营销、轻研发”“重规模、轻质量”乱象的缩影。

当一家公司在低价竞争中迷失方向,忽视产品安全和核心技术时,其崩塌的命运便已注定。而这一幕,正在消费电子行业的其他领域不断上演。

03

如何反思?

汽车,手机行业还一堆在作死的路上

如今,汽车、手机、数码配件等多个细分领域,仍有人在重蹈罗马仕的覆辙,重营销轻研发、重规模轻质量、重短期利益轻长期价值,在触及用户底线的边缘疯狂试探。

近期,某主流厂商的手机屏幕出现绿痕,多个机型被网友吐槽和投诉,即便是旗舰机也尚未幸免。在手机工业已经非常成熟的今天,此番现象与手机厂家对品控的把握有一定关联。再往前看,另外一家厂家也曾出现过炫光问题,即用户在特定角度拍照,会出现镜头炫光情况。

在新能源汽车领域,“重营销、轻安全”的乱象则更为严重,一方面是过去多起引发舆论广泛关注的易燃事件。另一方面是车企并行未纠正过来的歪风邪气。

近年来,新能源汽车行业爆发式增长,大量企业涌入赛道,部分企业为了快速抢占市场,忽视车辆安全和核心技术研发,盲目追求续航里程虚标、智能化噱头。其中“电池起火、自动驾驶失灵、续航虚标”成为投诉热点。

近期新华社也痛批新能源车企乱象:发布会拉踩友商,零件命名“武侠风”,普通技术刻意神秘。不少企业的营销乱象愈发刺眼:,产品配置名称愈发晦涩拗口、难以理解,被网友尖锐批评为“玩文字游戏的语言腐败”;部分企业摒弃良性竞争底线,靠“拉踩同行”“阴阳怪气调侃友商”的低俗手段博眼球,深陷“黑红也是红”的畸形认知无法自拔。

浮夸之风更蔓延至销售数据领域,尤为典型的是部分车企,为营造“爆款热销、一车难求”的虚假态势,竟刻意编造“上线几分钟订单破万”的不实数据,还通过高频次发布短期销售榜单的方式,人为制造产品备受追捧的错觉。

更有甚者,部分车企为了降低成本,采用劣质电池和配件,导致车辆安全事故频发。这些企业看似在快速扩张,实则在透支品牌信誉,重蹈罗马仕“安全危机→口碑崩塌→资金链断裂”的覆辙。

一位行业观察者认为,汽车行业仍有人在作怪,主要是现在行业竞争进入下半场,每家都会说自己的销量领先,安全领先,实际上有的企业做到了,有的企业还在裸泳。汽车制造的工序,是从GTM(市场观察走向成功)开始的,有的企业研发资源容量不足,即便捕捉到较大市场需求的车型也难以跟上,另外各方面的受限就导致产线端在品质、安全等方面出现纰漏。相对而言,研发资源充沛的企业,可以提前上产品规划、节奏,但如果过度复制以前定义产品的经验,忽略新车型的实际标准要求,资源也可能跟不上品控要求。

回过头来看,罗马仕算是栽了跟头,手机和汽车工业领域的乱象又何时能止呢?

评论列表

昵称不能改
昵称不能改 13
2025-11-22 10:20
罗马仕充电宝我用过好几个,又便宜又好用,得罪了太多厂家,被人联合整,看看现在的充电宝,价格那叫一个高。

无名 回复 11-22 19:13
事实上,用你的角度来看只需要便宜。好用是个伪命题,事实上所有在正常规定范围之内充放电的充电宝,没有什么太大的使用区别。你的见识认为是得罪了太多厂家,被人联合整。正常人看到的是,他的充电宝达不到国家强制性的安全要求(当然,你不明白明白为什么要认证,也更不明白锂电池更改工艺必须要再次认证),会爆炸会起火会威胁到他人的生命财产安全,被国家市场监管部门要求召回。你看到现在的充电宝,价格那叫一个高,哪么你知不知道要提高电池的安全性能,厂家要付出的代价???再发一个本人真实使用体验,单位统一发放的这个品牌充电宝,放在抽屉里使用了两次充了两次电。半年不到鼓包了,拿起来一闻一股电路烧了的味道,算我运气好,没有起大火烧办公室。[呲牙笑][呲牙笑][呲牙笑]

wolfkin 回复 无名 11-24 20:01
嗯嗯,就是因为有太多人只看价格,不看质量,才造就了许多所谓主打极致性价比产品的厂家,才有了劣币驱逐良币。因为用户买回去,运气好就没事,运气不好,赔点钱便是,反正几率也不会太高[得瑟]

江苏省精神卫生中心刘主任
江苏省精神卫生中心刘主任 11
2025-11-22 20:09
我一个罗马仕充电宝,买了大概有五六年,年份是挺久的,但是用的次数极少,也就带出去十来回,后来也鼓包了,吓得我赶紧扔了
神仙
神仙 10
2025-11-23 22:06
充电宝慢慢被淘汰是必然,如今手机电池基本都能7000+毫安,早上充满电用一整天基本没问题,谁还用带充电宝
Leadersen
Leadersen 5
2025-11-23 10:59
名气大 质量真的不行 买了几个 发现都有一个毛病 用两年全鼓包了
yutu1234
yutu1234 2
2025-11-23 20:43
可以给苹果17PM手机做美版三方电池可能起死回生
我怀念的
我怀念的 2
2025-11-21 21:41
人家要真那么差怎么会成为行业第一,把老百姓当傻子吗
荣音子
荣音子 1
2025-11-23 05:14
是不是拒绝人入股被整了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