徐文兵:黏豆包用的主要材料是主食加主食,我觉得中国人的智慧,就是变着花样让大家吃

地缘冲突舆美食 2025-05-04 09:19:08

徐文兵:黏豆包用的主要材料是主食加主食,我觉得中国人的智慧,就是变着花样让大家吃主食,补充我们的精气神。黏来自黏米,东北人用的是大黄米,也叫黍米,跟我们老家吃的糕一样。但跟我们家做的糕不一样的地方,就是蒸豆包的黄黏米里掺和了玉米面或白面,所以黏豆包不像大同蒸出来的糕那么黏、劲道,还有一种酥软、蓬松的感觉。 另外的原因就是它经过发酵,但没有兑碱。豆包里就是豆沙,是用红豆或芸豆熬成的豆沙馅,豆沙熬出来的多糖本身分解就甜,另有需要的话可以加点儿糖,三个主食变成了一个黏豆包。以前有句俗话叫“别拿豆包不当干粮”,其实豆包就是干粮,是干活人的粮食,简称干粮。大同人认为“三十里莜面四十里糕”,吃完黄黏米以后能走四十里路,不觉得饥饿,因为它的蛋白质含量很高。西方人说蛋白质,我们不说,我们说补益精气的成分很高,耐饥、抗饿,所以豆包作为一个传统的主食、干粮,深受人们喜爱。 东北的冬天比较冷,人们都猫冬,懒得做饭,但在刚入冬不是很冷的时候,人们一般都会蒸好多屉黏豆包,蒸完放在一个放饺子的托盘上再放在外面冻一宿,冻得硬邦邦,再码在外面的缸里。缸里没水,就是水缸、水瓮,一层一层码,吃饭时拿出几个上笼屉一蒸就行了。我小时候在大同,我们家也有这种经历,把主食放在缸里冻得硬邦邦的,我记得那会儿馒头中间还点个红点,挺有意思。 豆包是传统的主食,但进入现代社会,因为人们吃的肉、蛋、奶这些副食太多,喧宾夺主,导致黏豆包好像不那么常见了。另外现在人们增加了很多品种,有的人拿白的黏的糯米包豆包,做出来的有点儿像蒸熟的元宵。元宵就是这么做的,用糯米粉裹,有的人把馅里的红豆沙换成芸豆沙,再加点儿栗子、枣、枸杞等各种馅料,就为了让它好吃,但坚果不好消化,偶然吃几口解解馋,垫补两下得了,真拿那东西当干粮吃,我觉得可能会引发食积,脾胃功能也可能受到伤害。

0 阅读:0
地缘冲突舆美食

地缘冲突舆美食

感谢大家的关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