红米K90标准版价格公布:12+256GB版2599元,16+256GB版 2899元,12+512GB版3199元,16+512GB版3499元,16GB+1TB版3999元,发布即开售,这价格怎么样?

在红米K90发布前,写了篇 小米17还在冲高端,又发布K90ProMax只为横扫4000档?
我就感觉,这个手机就是为了对标其他品牌主旗舰的
目的很简单,抬高小米的身价
就跟华为推荣耀,用荣耀比国产品牌,自己好抽身去比iPhone三星,一样的打法
果然。看了红米K90的发布会,虽然没有把各主旗舰的名字直接打上去
但,明眼人都可以看地出来。简单粗暴,直接对标
现在小米的目标其实很简单,已经不单纯的停留在销量占比上
用雷军的话讲,国内手机市场份额,今天这个第一,明天那个第一
但真实份额也就在15%左右,拉不开太大的差距。
所以,真正的目标只有一个,冲击高端,去拿现在iPhone的份额
无论是su7yu7大卖、小米17的十亿妙享背屏、还是红米K90的主旗舰功能下方,再加上Boss联合调音“背刺”
战略目的是一致的,帮小米冲击高端,提高品牌调性
看看小米的动作,推汽车,做系统,自研芯片
一度被误以为华为做什么,小米就做什么
其实不然,这一切目的皆在冲刺高端和围截iPhone
汽车上,iPhone10年计划毁于一旦,小米却拿出了su7热销的王牌
系统上,全面融合iOS,看似靠拢iPhone,其实只为了攻破iOS生态壁垒,这一点各国产品牌都很清楚,也都做的不错
芯片上,虽然此次发布的小米17 红米K90均未使用自家芯片,而备受诟病
但研发的突破,和因此获得在高通更多的话语权,都是最切实的成果
再则,小米毕竟不是华为,没有把身家全部压在芯片上的必要性。
毕竟,小米自研芯片又是落后一代的产品,在芯片没有迭代之前,即便用在最新的旗舰上,还是逃不了被骂的结果
用和不用都很艰难,但显然用更先进的骁龙成了权衡之计

最近看评论区,一句话说的很对“会侮辱国产的只有中国人。”
套用在品牌上一样的道理
就国产手机市场而言,全面回归不断迭代的华为归来已经是噩梦了
小米在汽车热卖、芯片自研的背景下,拿下高端也似乎并不遥远
所以,各家便不得不铆足了劲跟着卷,才不会被甩出局
虽然最终收益的都是消费者,但其中苦楚如人饮水冷暖自知
只是,最近看了一个品牌高层的发言
说是看了K90的定价,觉得自家子系列成了
我只是觉得好笑,“大哥,人家K90把目标定在你们主旗舰上了”
这个时候还在跟它比,是谁拉低了谁的身段?
别学荣耀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