DC娱乐网

全新揽境热销背后,德系旗舰SUV做对了什么

近这两年看汽车市场,我的感受特别明显——国产品牌确实卷,但德系车也没打算轻易认输。特别是中高端SUV这一块,原来大家都说

近这两年看汽车市场,我的感受特别明显——国产品牌确实卷,但德系车也没打算轻易认输。特别是中高端SUV这一块,原来大家都说合资不行了,油车没戏了,结果大众来了一手“反向翻盘”。要说最让我意外的,就是全新揽境。你别看它定位高,价格不算便宜,可销量一出来我真有点惊讶。月均订单增长超过一倍,在现在这个新能源冲击的大环境下,还能逆势上涨,这说明什么?说明它不是靠广告撑热度,而是真正找准了自己的用户群。

说实话,我一直觉得德系品牌最懂家庭用车用户那套心理。以前很多人觉得,买大众不就是买个“稳妥”,没什么亮点?可这台揽境,确实不一样。刚坐进去那一刻,我就能感受到那种“德味儿”还在——厚重、安静、顺滑,尤其是车门一关的那声“咚”,听着就特别踏实。再加上这次它真的把“真三排”这事儿做好了。别的车号称七座,其实第三排坐成年人就是折磨。揽境的第三排是真能坐人,腿部空间和头顶空间都留得够,长途跑一两百公里也不会腰酸背痛。对一个三口之家加父母出行的家庭,这点太重要了。毕竟现在谁买SUV不是为了带全家出门?空间利用率这件事,看似不起眼,但真是决定购买的关键因素之一。

再说到油耗,这也是我没想到的。以前大家对德系大SUV的印象就是费油,但全新揽境的8.33L百公里油耗,确实刷新了我对大车省油的认知。我试驾那天跑了大概50多公里,表显油耗8个出头,还真挺接近官方数据。关键是那种“轻踩就走”的顺畅感,比起有些涡轮小排量车要舒服得多。你会发现这车在动力上保留了德系该有的底气,但在能耗上又学会了“精打细算”。这点挺聪明的,毕竟现在油价这么高,消费者看的是综合成本,不再是单纯的排量或品牌。能开得顺又省油,才是真正的平衡。

我还得提一下它这次的智能座舱。以前德系车总被吐槽“木讷”,人机交互跟不上国产品牌节奏。结果这一代揽境直接上了高通8155芯片,这下智能体验终于补齐短板了。我玩了几天它的车机系统,反应速度非常快,语音识别也挺自然,连续指令基本能跟得上。我心里当时就想,大众这回是真想通了。以前他们把重点都放在机械素质上,忽略了用户体验,现在终于明白智能化才是留住年轻消费者的关键。坐进车里那种科技氛围感,是过去大众车里从来没有的。那种仪表、氛围灯、屏幕的协调感,让人觉得这是台有灵魂的车,不再是冷冰冰的机器。

当然,揽境的热销也不是光靠配置和油耗,还有一个很现实的原因——政策和价格策略太精准了。直营价26.99万起,再加上终身质保和2.7万的置换补贴,说实话,这个组合拳打得特别漂亮。对老车主来说,补贴相当于变相降价;对新用户来说,终身质保是一个极强的信任信号。以前大家买合资车最怕的就是售后“割韭菜”,这次大众直接把心病给拔了。有人说,大众终于学会“玩中国市场”了。我觉得这句话挺贴切的。过去他们一直高高在上,结果现在懂得放下姿态,真心实意地把价格和服务往地气靠。这才是能重新赢回用户的关键。

我在后台看数据的时候发现,买揽境的用户群体非常典型:80后、90后占绝对多数,多数是有两个孩子的家庭。他们要的是一辆既能带家人出远门,又不想被新能源补能焦虑困扰的车。电车虽好,但很多人心里还是没底。特别是节假日高速排队充电那一幕,谁见过谁怕。揽境的油耗控制得住,又有德系底盘的稳定性,综合下来就成了“稳妥型选手”的最优解。更何况,这类家庭车主普遍注重安全感。揽境在底盘、车身刚性上的表现一直是德系强项,这种“厚重感”不是靠屏幕堆料能替代的。尤其带孩子出行,那种心理安定感是电车暂时给不到的。

有人说,现在新能源车风头正盛,传统燃油SUV还能热销,简直逆天。我倒觉得,这不是逆天,而是市场回归理性。不是所有人都愿意为“新势力”买单,尤其三十多万预算的家庭,他们更看重长远使用成本和稳定性。揽境的成功说明一件事:消费者不是非要新能源,而是要“靠谱的选择”。当一个传统品牌能用新思维去解决老问题,那它依旧能赢得市场。揽境的热销,不只是销量的胜利,更是德系车重新找回自信的信号。它在用一种稳中带新的方式告诉大家——德系品质没丢,只是变聪明了。

我相信接下来一年,SUV市场会更卷,但卷的不只是续航、油耗、芯片这些显性的东西,而是综合体验。谁能在“空间、智能、品质、能耗”这四个维度之间找到平衡点,谁就能立得住脚。揽境目前的表现确实很稳,它的热销也许会带动一波“德系复苏”的风潮。但对消费者来说,这种竞争反而是好事。因为有了揽境的示范,其他品牌也不得不把价格和服务往实处靠。最后受益的,永远是用户。

所以说,全新揽境能持续热销,不只是做对了一两件事,而是把“德系稳重”和“中国用户思维”真正融合到了一起。它懂家庭、懂使用场景,也懂市场节奏。就像一句老话说的那样:风口不重要,谁能真正理解用户,谁才能活得久。揽境这次的表现,算是给整个行业上了一课——老将未老,只要肯变,依旧能赢。